常常聽見愛好者說,“這塊玉雕工真好”、“這件雕的漂亮,對上眼緣了”;或者相反,“料子挺好,雕工不行”之類的評價。
其實,這都是外行看熱鬧的說法,愛好者是以自己主觀的喜好,主觀的審美層次做出的評價。
而真正評價一件作品的優(yōu)劣,并不那么簡單,需要一些專業(yè)的門道和時常接觸的經(jīng)驗。而玉雕師的能力,存在很大差異。
一、 “讀料”能力差異很大
所謂讀料,是指無論玉石好壞,都是天然材料。這些大自然的饋贈,都有著屬于自身的靈氣,自身特有的質感之美,也都會有天然的瑕疵。每塊料子,都與人一樣,有各自不同的相貌,有各自不同的性格。
高明的玉雕師首先會對料子從外看到里,反復琢磨,怎么把瑕疵借除,怎么設計,這就是所謂的“讀料”。
1、對待“天生麗質”的好料子。
好料子是玉雕師的最愛。許多名家大師,非好料不做。好料子自己會說話,應該把它雕成什么樣子,似乎不是玉雕師決定的,是它自己決定的。
這種料子,高明的玉雕師會反復觀察思量,順勢而為的通過雕刻手段去還原它最美麗的樣子。
而平庸的玉雕師,一般得不到好料子。即便得到好料子,也沒有與料子“對話”的能力。完全無視料子的天然特點,反正市場什么題材好賣就雕什么;或者更粗暴一些,我只會雕觀音彌勒,所以什么料子我都只雕觀音彌勒。
2、 對待不好的料子。
好的玉雕師可能不會下手;也可能會將瑕疵選擇性的挖除。再觀察形狀,在腦海中“抽象”思維一下,如果沒有靈感,會暫時放下。這種料子,難有好作品出現(xiàn)。
然而,這種料子在玉雕師的靈感與各種機緣之下,“腐朽”也會化為“神奇”,出現(xiàn)真正的驚世之作。
最著名的莫過于清乾隆《仕女桐蔭》。這件作品最令人稱絕的是,本是一塊和田玉棄料,而且有一條要命的大裂。在玉匠“神一般”的構思下,被處理成一扇半開半掩的門,光線可以透過,與整個作品意境渾然一體。
清乾隆《仕女桐蔭》
再如,云南翡翠大師楊樹明《風雪夜歸人》。將一塊滿是棉點的油青種廢料,用漫天風雪,與夜歸人的孤獨蒼涼感絕妙的融合,將一塊幾百塊的料子,神一般地轉化為價值超過300萬的搶手貨。
翡翠《風雪夜歸人》
二、設計思想,藝術性文化性差距大
設計是作品的靈魂。這個道理如同繪畫一樣,決定價值的不是筆墨紙硯,也不是純熟的技法。
設計構圖的能力,除了天賦,更取決于雕刻師自身藝術素養(yǎng)的高低,和心靈的純凈、寬泛程度。我們能看到,頂級的大師除了雕刻以外,在其他藝術領域也頗有成就。
學識寬廣,則胸中畫面無盡。然而,也存在一種現(xiàn)象,曲高則和寡,很多好作品,卻無人懂得欣賞。
“大師也要吃飯”,名家大師也不例外,賺錢是第一要務。市場上彌勒觀音、貔貅古獸好賣,那就雕這些,迎合市場,迎合大眾,痛并快樂著。
還好,市場上仍有清流,仍有不俗的作品。比如今年“子岡杯”金獎作品《八駿圖》,巧思構圖,清新俊朗。
“子岡杯”金獎作品《八駿圖》
三、最后我們來談談雕工的優(yōu)劣差異
一位大師曾經(jīng)說過:一流作品與二流作品的分界線,是設計,是意境,是構圖的精彩布局,是對巧色的獨特利用。對一流二流作品來說,雕工高超,只是基本要求。
但是,二流作品與三流作品的分界線,是雕工。
1、比例。
任何形體比例不對,都會失去美感。比如人物動物的頭身比、頭肩臀寬比、手臂四肢與身體的粗細比、五官比、臂腿與身體的長度比,都是有適度的。
而中低端商品市場上,常??梢钥吹?,佛像的頭身比例不協(xié)調,手臂粗細與身體不協(xié)調,五官大小比例不協(xié)調,缺乏美感。
2、對稱。
再以人物動物為例,失去了對稱性,就失去了美感。
佛像眼睛一高一低,手臂一長一短;動物四肢一粗一細,頭部五官沒有中分線、慘不忍睹。
3、線條處理。
線條要求流暢,轉折滑潤舒服,干凈利落,深淺合理,虛實結合。
市場上那些,輪廓像是斧子劈出來的,毛發(fā)像是菜刀砍出來的,衣褶像是漿糊抹出來的作品,還是安安靜靜的看看吧。
4、高低層次處理,凸凹弧面處理。
比如花瓣,盛開后,向外微卷的花瓣,以及各個花瓣的高低錯落層次。
比如衣褶,佛像、仕女的衣褶。坐姿、站姿、飛天的衣褶形態(tài)。
比如佛像臉部,面頰飽滿,鼻梁挺直,眼窩微陷。
每一個層次,每一個曲面,分解開來看,都是立體,而非平面。
精細處理好n多個立體面,并相互關聯(lián),構建出整體的效果,這樣的作品才能叫做好雕工。
如“子岡杯”金獎作品《粣方鼎》,沒有花哨,沒有繁復,簡單的線條,通過高明的層次處理,就呈現(xiàn)出震撼的效果。
“子岡杯”金獎作品《粣方鼎》
5、神態(tài)神韻表現(xiàn)
神態(tài)神韻對于一件作品的表現(xiàn)力來說是很關鍵的,區(qū)別了這是一件作品還是一件“東西”。
比如,大家最熟悉最喜歡的題材,觀音要端莊慈祥,關公要剛烈,貔貅要呆萌或兇猛。神韻出來才能惟妙惟肖。
有些彌勒就只是個胖子;有些觀音被別人調侃“像隔壁大媽”;有的關公像“黑旋風”,常常不知道怎么緩解胸悶。
6、 雕刻技法運用的合理性。
雕刻有陰雕、陽雕、鏤空雕、圓雕等各種技法??蓡为毷褂?,通常會結合使用。
只有日積月累的苦功,經(jīng)驗值的增加,刀法才有可能純熟精到,沒有捷徑。
懂的人,一看作品,就能看出作者的功力。
技法的高明讓一件作品生動逼真,糟糕的刀法讓再絕妙的構圖也無法顯現(xiàn)好的效果。
文字的表達是有限的,愛好者們只要多看多學,日積月累鑒賞力會自然提高,會更能客觀的評價一件作品的優(yōu)劣。
喜歡珠寶、翡翠玉石加微信759009009免費鑒定估值,每日鑒賞新品;有任何珠寶翡翠疑問,歡迎第一時間交流溝通!
本文由寶石匯整理編輯發(fā)布,若有侵權不實之處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百度、微信搜索‘寶石匯’了解我們更多信息!
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,本文標題:《關公佛像忠義仁勇關公神像駕到山西大同寺廟神像》
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