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水木
【德國女藝術家艾瑪用翻印井蓋圖案的方法,重新解讀和“翻譯”了大家習以為常的城市設計細節(jié),并讓這些圖案穿戴在人身上,成為流動的城市“地圖”。】
你可曾注意過井蓋如此美麗?
德國女藝術家艾瑪·法蘭西·拉夫(Emma-France Raff)正帶領團隊做一件歐洲最有街頭范兒的事情——翻印城市井蓋,將井蓋圖案印在布料上做成T恤或包包??刹恢咕w,一切有關城市的設計細節(jié),柵欄、渠蓋、地標、通風口??那些帶有設計美感卻又容易被人忽略的城市印記,都被她翻印下來,以類似雕版印刷的方式呈現(xiàn)在實物上,再被人四處穿著展示,就像將一張城市設計地圖濃縮在衣物上。如今,艾瑪團隊已經(jīng)走遍歐洲許多大城市,巴黎、柏林、里斯本、阿姆斯特丹、布魯塞爾、馬德里??一邊旅行一邊做著這種類似于“城市記錄者”的工作。
井蓋圖案翻印到T恤和包包產(chǎn)品上在柏林售賣
翻印作品——包包
刺激庸常 還原美感
一般來說,艾瑪先將環(huán)保顏料刷在井蓋等物體表面,然后將織物等載體覆蓋其上,就得到了想要的圖案,非常簡單,可以說幾乎沒有技術難度,老少咸宜。那些城市地表上的網(wǎng)格、條紋、圖案印上織物表面后,呈現(xiàn)出特別的美麗,城市設計者們的設計細節(jié)被如此顯眼地展示出來,令大家也吃了一驚,難道我們平時都沒有注意到井蓋的圖案嗎?也許正如艾瑪描述自己的創(chuàng)作動機時所說的:刺激大家關注周圍環(huán)境和人的關系,調(diào)整我們的日常行為,同時去體會隱藏在我們意想不到地方的美感。
第一件作品2006年創(chuàng)作于葡萄牙
這個名為“Raubdruckerin”的項目可追溯至2006年,那時艾瑪還住在葡萄牙,她將想法和自己的畫家父親探討,并在父親位于阿聯(lián)特如的工作室付諸實踐。第一件井蓋作品就創(chuàng)作在一條對著里斯本的路上,看到作品呈現(xiàn)的樣子后,她一發(fā)不可收拾,從此踏上了在歐洲各大城市晃蕩的征程。那件處女作還參加了當年的一次音樂盛典。兩年后,艾瑪來到柏林,并將柏林當成創(chuàng)作大本營。
城市設計細節(jié)最佳體現(xiàn)——井蓋
有意思的是,艾瑪?shù)膭?chuàng)作有點行為藝術的味道,翻印作品都是在公眾場所現(xiàn)場完成,除了有路人圍觀、即時點評外,還要看老天臉色,季節(jié)、氣溫、時間等因素都要考慮。
在阿姆斯特丹街頭“翻印”
2016年,挪威。翻印作品現(xiàn)場不分年齡段,全民參與。
將“井蓋”穿在身上
可持續(xù)性翻印
在環(huán)保大行其道的今天,藝術家們也很自覺地追求藝術“可持續(xù)性”。艾瑪團隊就將項目的“可持續(xù)”列為主要特點,其中包括使用的顏料、生產(chǎn)者和工作方式。他們使用水基型的生態(tài)友好型顏料,不含汽油成分;創(chuàng)作全手工操作,不需要大型印刷設備,原料的消耗被降到最低;所有產(chǎn)品原料都是有機認證棉,連帽衫部分則采用再生聚酯纖維;同時遵循公平貿(mào)易原則,生產(chǎn)者們來自公平服裝基金會(FWF),還得到全球有機紡織標準認證(GOTS)。艾瑪團隊由兩個全職人員和大量兼職人員組成,大家在一個注重公平、互相尊重、排斥威權、講究創(chuàng)造性的氛圍里工作,艾瑪認為對他們而言,這也是可持續(xù)性的一部分。
翻印馬德里地鐵標志T恤
在波多黎各坦帕市翻印渠蓋包包
盡管總部在柏林,但是艾瑪他們的計劃是“走遍歐洲”,收集各種各樣的城市符號,因此他們的行李有一半以上都是工作設備,走到哪里印到哪里。他們夢想有一天能到日本看看,因為聽說日本有著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井蓋。
翻印作品——窗戶
藝術家艾瑪在柏林街頭工作
2016年工作室團隊在柏林
?。ㄈ缧枰D(zhuǎn)載,請注明轉(zhuǎn)自《環(huán)境與生活》雜志)
責編:廖素冰
網(wǎng)編:吳燕芳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,本文標題:《GOTS認證是什么意思?》
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