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具體處事上,莊子認為要“為善無近名,為惡無近刑,緣督以為經”養(yǎng)生主“處乎材與不材之間”山木對于世俗的功名利祿,莊子采取的是一種“卻”的態(tài)度,比如秋水 莊子釣于濮水,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,曰愿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,曰吾聞楚有神龜,死已三千歲矣,王巾笥而藏之廟堂。

原文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于天,俯則觀法于地,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于是始作易八卦,以垂憲象及神農氏,結繩為治,而統(tǒng)其事,庶業(yè)其繁,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官倉頡,見鳥獸蹄迒之跡,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,初造書契“百工以乂,萬品以察,蓋取。
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